Miya(小太陽): 【曇花一現的脆(Threads)系列】拒絕敏感不安RSD(Rejection Sensitive Dysphoria)

2025/02/09

【曇花一現的脆(Threads)系列】拒絕敏感不安RSD(Rejection Sensitive Dysphoria)

Jan 30, 2025 8:08 am

  RSD(Rejection Sensitive Dysphoria)真的是個非常糟糕的感受,而且無法自控地會被各種各樣的大小事引發。RSD一旦被觸發,便會讓泛自閉光譜或ADHD當事者整天的心情就此盪到谷底。 即便是「疑似」/本人自行腦捕的「拒絕」或「批評」,都會影響到當事者的心情。

  我記得事後自己覺得超荒謬的RSD被trigger的事件,是有一次我回台灣,去到外縣市住外婆家,拖了一個行李箱(因為當天結束探望外婆的行程要回到我父母家)、到了一個商場的書店。

  因為擔心在書店拖著行李會打擾到別的顧客,所以我到櫃台詢問是否能寄放在櫃台處。那時店員可能很忙碌,就冷淡地回應了句「不能寄放喔,我們這裡不是置物櫃」(之類的),確切的說法我想不起,但對方的語調聲音和眼神我還記得一清二楚。

  當然我也能理解店家沒有義務替任何人保管物品(如果有置物櫃的話我也會選擇放置物櫃);但當下不知怎地我就開始冒冷汗、發抖,幾乎要哭出來。我很快向對方道了聲不好意思,然後低下頭快步走出書店。 當下我覺得很羞愧,彷彿自己造成了店員的困擾,同時也覺得很難過,自己似乎被一個(未來大概也不會再見面的陌生)店員「討厭/拒絕/批評」了。

  事情過去後,我知道這真的完全沒什麼。但是那個瞬間我進入了驚嚇、當機的創傷反應無法「理性」思考。

  RSD並不是一個叫當事者「不要想太多」就能解決的事情。

  我之前似乎有看過英語系國家的當事者們在IG留言區討論RSD和CPTSD的關聯(或者兩者是否根源相同——都來自於人際創傷);但目前好像尚未看到更確切專業的研究文獻。

  我連現在把這個經驗打字出來,都彷彿回到那個瞬間,所有恐懼、擔憂、對店員不好意思(羞愧)、石化的情緒都一一再現。

  RSD很麻煩的另一個點(和CPTSD相似),便是會莫名地情緒回放。有時候甚至是在毫無trigger的平穩日子(比如我在練琴的時候),突然咻地腦袋開始播映十年前和某個絕交的朋友的種種事件,然後大腦開始自責:「當初是不是這樣或那樣做可以挽回對方」、「如果我那時候沒有說那句話或做那件事,是不是關係就不會破碎」、「那時候對方說的那句話我到現在還是好難過噢」……巴拉巴拉無限循環。

  我雖然看了很多相關的文章、買了一些習作試圖幫助自己(比如Neurodivergent Insights倡議者Dr. Neff製作的Rejection Sensitive Dysphoria Workbook Bundle ,我是自掏腰包而且感到有幫助完全不是業配XD)、隨著年齡漸長,也相對(稍微?)比較沒有那麼「玻璃」;但RSD還是時常困擾著我。

  無論是與朋友的相處、職場上與同事的應對、與網路上人們的交集……RSD全面地影響著我的每個決策、讓我深刻審視自己說的或寫的每一句話,害怕自己傷害到人、被誤解、無法妥善表達。那樣真的真的很累,但……感覺一時間要破除RSD的巨大影響,是很困難的。

  另外趁我忘記以前memo一下有關於過度解釋(overexplain)這件事。之後有機會再深聊。

  前陣子才剛讀到一篇文,在討論大多數泛自閉光譜者是很需要提供/被提供context和詳細資訊的人。非常需要細節。

  這可能來自於: 

  • 本身就傾向/擅長抓取細節的腦迴路 
  • 創傷防衛反應(長期被誤解導致覺得需要解釋自己、把所有資訊都透明化告知) 
  • 怕自己誤會或沒搞懂別人的意思 
  • 需要知道一切的安定/掌握感 我覺得這很有趣。

  我和我絕大多數的ND朋友都非常傾向細節化、長篇大論式的交流。(但有時候還是會因為這樣互相道歉😅)然而跟很多NT人交集時,這樣的「落落長」訊息/郵件/敘述會被排斥、被認為「不講重點」、「浪費別人時間」。

  這個差異性很有趣(但有時也導致和不同neurotype的人溝通很令我疲倦或過度耗損能量😓)